免费咨询热线

0755-29860300
导热硅胶片
您的位置: 首页 > 导热硅胶片 > 导热硅胶片

2024新农人的新年新愿

发布日期:2024-02-11 来源:导热硅胶片

  眼下,新农人慢慢的变成了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或是种粮大户,或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或是外出创业兴业成功人士,或是农文旅经营者……他们深耕乡村、释放创业热情、探索创业新模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资源技术让乡村振兴充满无限可能。

  新的一年,记者走近新农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挥洒汗水,听听他们的新年新打算新愿望。

  加大新乡小麦顺应市场多元化的育种力度,继续深入研究不同用途品种的科学栽培技术,为中原农谷建设添薪续力!

  几场雪过后,田野间的麦苗已经翠绿。牛新印小心地走在泥土湿软的麦田间,弯腰查看一番后笑了:“麦苗长得好着呢!”

  2月6日,新乡县“农民育种家”牛新印带着记者再次走进他的小麦育种田,依旧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牛新印今年55岁,和小麦打了半辈子交道。2005年他育出新乡县第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小麦新品种“新原958”,又相继主持选育了2个国审小麦品种、6个省审小麦品种,被评为高级农艺师。

  如今,由牛新印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已累计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达2000万亩,不仅为社会新增粮食8亿公斤,也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8亿元。

  2023年,中原农谷建设阔步前行,新乡县是“一核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繁育成为核心工作之一。深耕育种的牛新印也为自己按下了“加速键”。

  今年1月底,牛新印带了些小麦种质资源到海南试种,测试它们在完全陌生“逆境”中的性状表现,为自己暂时陷入“瓶颈”的育种之路寻求一些突破。

  “从海南回来时把家里人‘气’得不行。”说完育种说生活,牛新印露出腼腆的笑容。原来,返程那天,牛新印没有按时到家,孩子们急得要打电话询问,却被牛新印的妻子拦下了:“别管他,铁定又去地里和公司了!”

  果然,飞机落地返回新乡县,牛新印就立即去麦田里瞧正顽强“越冬”的小麦了。

  牛新印成立的河南联邦种业公司,就挨着麦田。走进牛新印的总经理办公室,装修简单,办公桌上放着打着标签的一包包小麦种子,衣架上挂满了参加各种农业交流会的文件袋。临近春节又是农闲,牛新印还是天天守着公司和麦田,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心安。

  为了这份“心安”,牛新印竭尽全力。除了走村入户指导种田,牛新印还在家里利用网络站点平台,及时向农民朋友义务传授小麦科学管理技术,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涉及小麦养殖面积超100万亩。

  提起新愿望新打算,牛新印很明确:“不仅要加大新乡小麦顺应市场多元化的育种力度,还要继续深入研究不同用途品种的科学栽培技术,为中原农谷建设添薪续力!”(本报记者马丙宇 刘亚鑫通讯员余晓建)

  希望更多像我这样的在外务工人员能回到家乡,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去年回家过年还住在老房子,今年回来就能在自己的民宿里陪着朋友喝茶聊天!”2月4日,在位于修武县七贤镇宰湾村的太行未来民宿内,从广州回来不久的张鑫感慨道。

  张鑫的太行未来民宿位于宰湾村民宿街区。走进她的民宿,房间墙上悬挂着她的小学校长题写的一幅字:“独自奔广州,迎着困难上,如今产业旺,回乡搞民宿,带富众乡邻……”

  30岁的张鑫从小山村走出,远赴广州闯市场。学历不高的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路摸爬滚打,成功创办了广州鑫芝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

  2023年,张鑫回到老家过春节,得知村里要建民宿街区,自家老宅院也位列其中,很是兴奋。原来,她一直有个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民宿,接待四面八方的游客,通过发展乡村游、采摘游带富乡亲。

  说干就干,而且要干得更好。2023年5月,在宰湾村“两委”干部的协调下,张鑫整合两处宅院,打造水墨诗意风格的精品民宿。当年8月,太行未来民宿开门迎宾,恰逢旅游旺季,天天客满。

  如今,张鑫“两边飞”,广州鑫芝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和太行未来民宿两份产业都做得风生水起。

  张鑫的发展既得益于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大环境,又得益于宰湾村良好的发展环境。宰湾村背靠云台山,过去给人的印象是“土里土气”。如今,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小山村蝶变成美丽乡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成功创建“五星”支部。

  和美乡村催生旅游服务大发展。目前,宰湾村开办酒店民宿16家,入驻新农人12名,8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去年该村还被评为“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村”。

  趁着过年,张鑫又跟着住在民宿的一个网红学起了直播带货,想帮着村民把红薯、香油等土特产卖出去。

  “希望更多像我这样的在外务工人员能回到家乡,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说起今后的打算,张鑫说。(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周芳)

  去外地学习养殖知识,积累相关经验,争取把公司打造成集养殖、繁育、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继续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羊,让大家在龙年生活喜洋洋。

  2月4日早晨6时,洁白的雪花扑簌簌地落下,海瑞紧紧地裹着军大衣来到羊场。他一边拿出手机翻看订单,一边打量着羊圈里小羊羔的健康状况。“一会儿得把这20头羊送到县城的集市上,下雪天不好走,客户还着急,得早点出发。”海瑞说。

  海瑞是西平县蔡寨乡海之源牧业有限公司创办人,今年33岁,回村创业已有5个年头。

  回乡后,海瑞投资近100万元在蔡寨乡蔡寨村建起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养羊场,并引进200多只小羊羔进行饲养。

  为了做到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海瑞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先后到南阳、平顶山、开封和山东郓城等地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待上半个月,跟着技术员学习饲料配比、接生、消毒防疫等关键技术,并和工人们同吃同住,悉心向有经验的工人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海瑞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化养殖道路,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养殖专家,村民们称呼他为“羊教授”。2019年7月,养殖场步入高速发展期,海瑞开始思考如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从了解意愿到指导修建羊圈,再到挑选羊品种及饲料配比,每一个环节他都格外上心。目前,他已辐射带动14户39名群众增收致富。

  “2023年一共出栏了7200只羊,争取2024年出栏12000只羊。”谈及新一年的打算,海瑞信心满满地说,“我准备去外地学习养殖知识,积累相关经验,争取把公司打造成集养殖、繁育、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继续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羊,让大家在龙年生活喜洋洋。”(本报记者 黄华通讯员刘天鹏)

  “没想到咱们的无人机在冬天农闲也能派上大用场!”2月5日,从作业现场回到办公室的汝州市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常务理事孙涛峰说。

  前段时间,汝州市普降大雪,给种植大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不及时清理积雪大棚可能面临被压塌的风险。得知此情况,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出动20多台无人机开展除雪作业,两天时间就喷洒除雪剂40多吨,面积3000余亩。

  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100多台(套),流转土地1600多亩,托管土地2万多亩,孙涛峰主要负责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飞防业务。

  孙涛峰今年35岁,2010年大学毕业后回乡与父亲共同创业,这一干就是14年。在孙涛峰的建议下,合作社业务逐渐从土地流转发展到土地托管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范围也从汝州市辐射到了宝丰、郏县、鲁山等县。孙涛峰说,一家一户耕种,生产成本高,实施土地托管后,合作社负责耕、种、管、收、售“一条龙”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

  产效率,还可以在优化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提高收益。“与土地流转相比,土地托管一亩地至少能多收入200元。”孙涛峰认为,土地托管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还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作为80后的新农人,孙涛峰对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十分关心,今年一号文件刚公布,他便进行了认真学习。“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我认为,只有种出最好的粮食,才能把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手中。”孙涛峰说。

  种好粮要有好农机。“如今无人机、智能化物联网装备等新农具已得到广泛应用,操作遥控器、点击鼠标就能水肥药全搞定。现代化的农机设施装备让农业生产省心又省力。”孙涛峰说,“我们计划引进智能设备、信息技术,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本报记者吴向辉实习生代方莹)

  带领家乡父老乡亲一起种好果子、打造濮阳果蔬地方品牌、建立中原地区阳光玫瑰葡萄集散包装中心。

  2月6日,走进濮阳县五星乡葡樱生态园,十多座大棚内的葡萄架下草莓郁郁葱葱,一个个飘着奶香的草莓泛着红亮的光泽,十分诱人。

  “我们培育的奶香味儿草莓,不仅吃着甜,而且养胃。像这种一级果,目前一斤可以卖到20元左右。”生态园总经理赵德平向记者介绍,葡萄套种草莓是最近才开始尝试的,从目前来看收益还不错。

  “葡萄大王”“生态园总经理”“中原果蔬联盟理事长”“省人大代表”……经过多年的悉心发展,赵德平身上拥有了一连串“标签”。

  1981年,赵德平出生于濮阳县郎中乡大赵占村。他从小喜欢农业,大学就读农业种植专业,曾师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崇怀。

  2021年年初,恰逢五星乡大力开展招引乡贤返乡创业工作,赵德平与乡党委书记段国鹏深入交流后,当即决定建设生态园。

  2021年年初,葡樱生态园开建;同年3月,生态园种植葡萄苗;2022年,生态园已实现正常挂果。赵德平自豪地说:“一般情况下,葡萄苗的结果时间在2至3年,我们利用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实现了‘一年种植、次年丰产盈利’,大大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如今的生态园,已从一期的118亩发展至四期的767亩,成为集优质特色果树品种选育扩繁、优质果品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产学研于一体的科技型创新企业。

  “一人富不算富。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利好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也有责任和义务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在赵德平的带领下,生态园年收益3800余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工人人均年纯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此外,依托中原果蔬联盟平台,赵德平还带动170多家合作伙伴8279亩合作园区种植葡萄等,为当地群众打造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链。

  如今的赵德平已是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并当选为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但他并不满足眼前的一切,他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带领家乡父老乡亲一起种好果子,打造濮阳果蔬地方品牌,建立中原地区阳光玫瑰葡萄集散包装中心。(本报记者段宝生通讯员赵少辉)

  新的一年,希望更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投身农村广阔天地,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连着两场不算小的雪让王偌飞有些担心,他急匆匆地来到位于临颍县王岗镇梁岗村的5G辣椒种植基地,一会儿蹲下擦擦温室大棚传感器,一会儿爬上棚顶看看结不结实,大冷的天,王偌飞不识闲儿,冒出了一脑门子汗。好在大棚并没受到太大影响,他这才松了口气。

  王偌飞是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从2020年年初开始,从技术男到新农人,短短4年,王偌飞身上就有了诸多标签:农村人、深圳创业大老板、搞互联网的、返乡85后新农人……但王偌飞还是喜欢别人喊他“那个种辣椒的”。

  老家在漯河的王偌飞,很早就知道一句话,“辣椒熟了,临颍红了”,临颍县的发展脉搏与辣椒产业紧密关联。但那时他在几千公里外的深圳,做着与辣椒产业八竿子打不着的电子企业,老家辣椒对他来说是个挺远的事儿。

  “干事创业要用己之长,依靠互联网做农业合适!”王偌飞思路清晰,干劲十足,他把深圳技术团队拉回老家,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将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土壤墒情监测、气象环境监测、病虫害智能化管理预警与防控等融为一体,实现了辣椒种植智慧化、信息化与自动化。

  如今,王偌飞的辣椒越种越好,越种越轻松。他们团队在全省一共有9个基地,流转土地面积超3万亩,线多个农民。“以前靠手感,现在靠传感。”王偌飞开玩笑说,种辣椒也得与时俱进。

  王偌飞很少谈及创业艰难,但毫不吝于对团队的夸奖:“平均年纪25岁左右的高学历年轻人,从城市来到临颍农村,埋下头、躬下身,真正下笨功夫做农业,有这样的新生力量,未来何愁没有希望?”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王偌飞憧憬着,“新的一年,希望更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投身农村广阔天地,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本报记者焦莫寒实习生赵杰)

  通过邀请专家团队指导提高张良姜亩产量,并兴建保鲜库项目,发展生姜深加工项目,建设电商直播中心,把张良姜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2月5日,在鲁山县张良镇闫洼村,圣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山县乡土拔尖人才”杜飞飞正和工人一起把张良姜装进礼盒,以供应节日市场。

  杜飞飞今年40多岁,以前在南方经商,事业有成。2015年他回乡创业,牵头成立了鲁山县圣农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扩大张良姜种植培养面积、振兴张良姜产业当作自己的返乡创业目标。

  圣农合作社从种植300亩张良姜起步,几年来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带动附近几个村也发展起了张良姜种植,近两年又扩展到了附近的马楼乡和磙子营乡、张官营镇。圣农合作社最初参股的15户农户每家分红最多时能达20万元。农忙时节,闫洼村及附近村的100多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每人年收入6000元~20000元。

  杜飞飞的创新思维和带富能力得到了闫洼村父老乡亲的高度认可,2020年他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成了该村乡村振兴的领头人。

  近年来,在鲁山县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圣农合作社陆续建成了几个能够储存1000吨鲜姜的大型地窖,增加了两套生姜清洗设备、一台生姜切片机和几台烘干设备,实现了生姜种植、储存保鲜、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模式。

  谈及龙年合作社的打算,杜飞飞兴奋地介绍了他的“小目标”。“合作社准备对接山东生姜主产区的专家团队,邀请他们前来指导如何进一步提升张良姜的亩产量。”杜飞飞说,“张良姜块头小,目前亩产平均只有6000斤左右,我们今后将不断引进生姜种植新技术,提高日常管理水平,争取达到亩增产1000斤的目标。”

  “目前,我们合作社已经争取了一个地上储存1000吨生姜的保鲜库项目,开春后就会兴建,这样就会大幅度的提升张良姜的入库率和出库率,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杜飞飞说,合作社最近还争取了一个生姜深加工项目,地址已经选好。等这个项目建成后,合作社的生姜可以制作成姜茶、姜糖茶以及提取生姜精油等,进一步提高张良姜的附加值。

  合作社还有个“小目标”是建设一个电商直播中心。“除了售卖张良姜外,还售卖我们张良镇的精品反季节蔬菜、农家玉米糁、沙地红薯等土特产,同时帮助销售兄弟乡镇的香菇、蓝莓、酥梨、血桃等农产品。”杜飞飞说。(本报记者 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

  “这棵是变形中透艺,去年才分盆养,艺色非常稳定!”2月8日,西峡县桑坪镇董成文的兰花大棚里,头顶上的暖风机“呼呼”地输送着暖气,一盆盆兰花生长旺盛、青翠欲滴,他正在向几位冒雪赶来的湖北兰商介绍自己的兰花品种。

  2016年,董成文和朋友下乡购买中药材时,看到一药农家里种的一棵兰草有两片叶子隐隐约约带有缟艺,就掏200元买了回来。谁知不到半年,这株兰草就长出了3棵亮晶晶的中透线万元,董成文尝到了甜头,在自家的屋顶上搭了个兰棚,开始种养兰花。

  种兰花是个技术活儿,董成文一边摸索一边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并多次到栾川县、桐柏县和湖北省随州市等地向养兰大户拜师学艺。“兰花娇贵,不浇水不行,水浇多了也不行。冬天要防冻,夏天要防暑,一年四季气候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董成文介绍说,养兰花活儿不重,但要不断学习。

  别人养兰,或从山上取回泥土,或从市场上买回专业质料。董成文为配制适合自家兰花生长的质料,查阅了大量资料,收集总结了几十家兰花种植户的经验,又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形成了独家配方。用他配制的质料养出来的兰花,苗壮,苗多,开花勤,花品端正,深受兰商欢迎。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董成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养兰的劲头更足了。去年,他投资12万元,在桑坪镇兰花产业园修建了一座占地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兰花大棚,四周装上了水帘,安装了通风降温、加湿加暖设备。现在他的兰棚里,兰花品种上百个,规模发展到1000多盆,他成了桑坪养兰的领军人物。

  富起来的董成文积极分享自己的种兰经验,在他和另外几位兰花种植大户的带动下,目前,桑坪镇拥有大型标准化种植大棚12座,兰花种植户发展到230多户,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兰花产品远销上海、福建、浙江等地。

  “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元没问题!今年我打算再引进一批新品种,力争发展到1500盆!”说到下步打算,董成文信心满满。(本报记者曹国宏 通讯员刘剑飞章东丽)

  每年进入腊月,镇平县侯集镇都会热闹起来,全国各地的客商蜂拥而至,购买锦鲤。“原来鱼按斤称,现在按个卖,借助网络直播,生意越来越红火。”2月7日,说起现在的买卖,长彦观赏鱼基地负责人李长彦笑得合不拢嘴。

  在侯集镇,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上百个碧绿色的“豆腐块”,微风吹过,碧波荡漾,鸟翔鱼跃。该镇现有观赏鱼养殖水面1万亩,年产观赏鱼5亿尾以上,产值超5.6亿元,有“中国金鱼之乡”的美誉。

  长彦观赏鱼基地位于侯集镇向寨村。向寨村是典型的平原农村,既不临海也不靠湖,却集中养殖了全国60%以上的锦鲤,每天都能看到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来这里运送锦鲤。向寨村村民通过发展锦鲤养殖,实现了从“土里刨食”到“水里淘金”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这里就开始养观赏鱼。起初,村民们养殖的都是本地金鱼,后来,随着不断引进优质锦鲤品种并积极培育本地特色杂交鱼,侯集镇的观赏鱼种类越来越多、市场越做越大。”对于侯集镇观赏鱼的发展史,李长彦门儿清。

  走近长彦观赏鱼基地的锦鲤养殖池,增氧泵鼓出阵阵水花,李长彦一把饵料撒下去,鱼群聚集抢食。李长彦说,要开发出色彩更多样、斑块形状更美观、价格更高的新品种,就必须在专业科研机构支持下,加快新品种培育速度,让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在侯集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李长彦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实:长彦观赏鱼基地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侯集镇政府三方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构建鱼基因研发合作项目,为锦鲤品类的一直更新提供科技支持;打造鱼文化博物馆,引进研学项目,吸引周边城市的中小学生开展“学习鱼知识,观赏锦鲤,吃农家饭”系列研学活动。

  与此同时,他还为周边村民提供锦鲤养殖、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让群众也借助锦鲤养殖增加收入,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随着向寨村锦鲤养殖名气慢慢的变大,“线上+线下”的模式让销量逐年攀升,平时就爱琢磨事的李长彦一直在思考新的发展思路:跳出锦鲤养殖去搞锦鲤养殖,让锦鲤产业更加壮大和健康地发展。(本报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谭亚廷)

  2月1日下午,西平县大雾弥漫,驱车行驶在广袤的乡间田野,一块块墨绿色的麦田在眼前闪过。汽车驶入人和乡仁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70岁的丁志发正和儿孙们一起擦拭着一台东方红牌大马力拖拉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奖”几个字十分耀眼。

  “这台拖拉机是家里的‘老伙计’了,平时没事我爱开着它去地头转一圈,有空就拾掇一下。”丁志发说,“马上过年了,孩子们商量着要去海南度假,出门前收拾利索,我才放心。”

  丁志发是2011年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表彰的300名种粮售粮大户之一。从2003年丁志发大规模承包土地搞小麦种子繁育算起,20多年来,他流转土地的规模从2100亩攀升到现在的6800亩。谈及今年的打算,丁志发说:“今年,俺就一个愿望,多给乡亲们提供好种子,让大家的地都能稳产增产。”

  “良种需要配良法,良法需要现代化农业机械做支撑。去年夏收,我们72小时收完6800亩小麦,靠的是现代化农业机械给咱们撑腰。”跟着父亲种了17年地的丁军华说,这两年,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他添置5台大马力拖拉机、5台大型播种机,还建起了3座烘干塔,推动粮食生产向“机器换人”转变。“前几天相中了两台大型播种机,争取过完年提回来;还准备买两架T60无人机,新型号的无人机不但能打农药,还能撒化肥哩。”丁军华说。

  丁志发的孙子丁科源大学学的是财会类专业,但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在爷爷和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开拖拉机、调试播种机、操作无人机、使用高精度电子天平秤……如今,他主要负责农药配比和“三夏”期间专业收割团队对接等工作。“种地得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学,前段时间农闲,父亲专门送我去上海学习科学管理种植,现在我们从种到收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接下来我想尝试发展智慧农业。”丁科源认真地说,“目前已经了解了一些智能化农业设施,但具体的管线铺设、操作流程等一些关键环节还没有弄明白,这也是我今年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报记者 黄华 通讯员刘天鹏)

Copyright © 2010-2070粤ICP备14028065号 开云体育网页版官方平台-ky最新版app下载 专业生产导热硅胶片,导热石墨片,导热双面胶,矽胶布,导热硅脂,灌封胶等导热散热材料
 XML地图

导热硅胶片

2024新农人的新年新愿

产品详情

  眼下,新农人慢慢的变成了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或是种粮大户,或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或是外出创业兴业成功人士,或是农文旅经营者……他们深耕乡村、释放创业热情、探索创业新模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资源技术让乡村振兴充满无限可能。

  新的一年,记者走近新农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挥洒汗水,听听他们的新年新打算新愿望。

  加大新乡小麦顺应市场多元化的育种力度,继续深入研究不同用途品种的科学栽培技术,为中原农谷建设添薪续力!

  几场雪过后,田野间的麦苗已经翠绿。牛新印小心地走在泥土湿软的麦田间,弯腰查看一番后笑了:“麦苗长得好着呢!”

  2月6日,新乡县“农民育种家”牛新印带着记者再次走进他的小麦育种田,依旧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牛新印今年55岁,和小麦打了半辈子交道。2005年他育出新乡县第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小麦新品种“新原958”,又相继主持选育了2个国审小麦品种、6个省审小麦品种,被评为高级农艺师。

  如今,由牛新印主持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已累计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达2000万亩,不仅为社会新增粮食8亿公斤,也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8亿元。

  2023年,中原农谷建设阔步前行,新乡县是“一核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繁育成为核心工作之一。深耕育种的牛新印也为自己按下了“加速键”。

  今年1月底,牛新印带了些小麦种质资源到海南试种,测试它们在完全陌生“逆境”中的性状表现,为自己暂时陷入“瓶颈”的育种之路寻求一些突破。

  “从海南回来时把家里人‘气’得不行。”说完育种说生活,牛新印露出腼腆的笑容。原来,返程那天,牛新印没有按时到家,孩子们急得要打电话询问,却被牛新印的妻子拦下了:“别管他,铁定又去地里和公司了!”

  果然,飞机落地返回新乡县,牛新印就立即去麦田里瞧正顽强“越冬”的小麦了。

  牛新印成立的河南联邦种业公司,就挨着麦田。走进牛新印的总经理办公室,装修简单,办公桌上放着打着标签的一包包小麦种子,衣架上挂满了参加各种农业交流会的文件袋。临近春节又是农闲,牛新印还是天天守着公司和麦田,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心安。

  为了这份“心安”,牛新印竭尽全力。除了走村入户指导种田,牛新印还在家里利用网络站点平台,及时向农民朋友义务传授小麦科学管理技术,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涉及小麦养殖面积超100万亩。

  提起新愿望新打算,牛新印很明确:“不仅要加大新乡小麦顺应市场多元化的育种力度,还要继续深入研究不同用途品种的科学栽培技术,为中原农谷建设添薪续力!”(本报记者马丙宇 刘亚鑫通讯员余晓建)

  希望更多像我这样的在外务工人员能回到家乡,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去年回家过年还住在老房子,今年回来就能在自己的民宿里陪着朋友喝茶聊天!”2月4日,在位于修武县七贤镇宰湾村的太行未来民宿内,从广州回来不久的张鑫感慨道。

  张鑫的太行未来民宿位于宰湾村民宿街区。走进她的民宿,房间墙上悬挂着她的小学校长题写的一幅字:“独自奔广州,迎着困难上,如今产业旺,回乡搞民宿,带富众乡邻……”

  30岁的张鑫从小山村走出,远赴广州闯市场。学历不高的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路摸爬滚打,成功创办了广州鑫芝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

  2023年,张鑫回到老家过春节,得知村里要建民宿街区,自家老宅院也位列其中,很是兴奋。原来,她一直有个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民宿,接待四面八方的游客,通过发展乡村游、采摘游带富乡亲。

  说干就干,而且要干得更好。2023年5月,在宰湾村“两委”干部的协调下,张鑫整合两处宅院,打造水墨诗意风格的精品民宿。当年8月,太行未来民宿开门迎宾,恰逢旅游旺季,天天客满。

  如今,张鑫“两边飞”,广州鑫芝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和太行未来民宿两份产业都做得风生水起。

  张鑫的发展既得益于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大环境,又得益于宰湾村良好的发展环境。宰湾村背靠云台山,过去给人的印象是“土里土气”。如今,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小山村蝶变成美丽乡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成功创建“五星”支部。

  和美乡村催生旅游服务大发展。目前,宰湾村开办酒店民宿16家,入驻新农人12名,8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去年该村还被评为“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村”。

  趁着过年,张鑫又跟着住在民宿的一个网红学起了直播带货,想帮着村民把红薯、香油等土特产卖出去。

  “希望更多像我这样的在外务工人员能回到家乡,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说起今后的打算,张鑫说。(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周芳)

  去外地学习养殖知识,积累相关经验,争取把公司打造成集养殖、繁育、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继续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羊,让大家在龙年生活喜洋洋。

  2月4日早晨6时,洁白的雪花扑簌簌地落下,海瑞紧紧地裹着军大衣来到羊场。他一边拿出手机翻看订单,一边打量着羊圈里小羊羔的健康状况。“一会儿得把这20头羊送到县城的集市上,下雪天不好走,客户还着急,得早点出发。”海瑞说。

  海瑞是西平县蔡寨乡海之源牧业有限公司创办人,今年33岁,回村创业已有5个年头。

  回乡后,海瑞投资近100万元在蔡寨乡蔡寨村建起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养羊场,并引进200多只小羊羔进行饲养。

  为了做到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海瑞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先后到南阳、平顶山、开封和山东郓城等地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待上半个月,跟着技术员学习饲料配比、接生、消毒防疫等关键技术,并和工人们同吃同住,悉心向有经验的工人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海瑞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化养殖道路,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养殖专家,村民们称呼他为“羊教授”。2019年7月,养殖场步入高速发展期,海瑞开始思考如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从了解意愿到指导修建羊圈,再到挑选羊品种及饲料配比,每一个环节他都格外上心。目前,他已辐射带动14户39名群众增收致富。

  “2023年一共出栏了7200只羊,争取2024年出栏12000只羊。”谈及新一年的打算,海瑞信心满满地说,“我准备去外地学习养殖知识,积累相关经验,争取把公司打造成集养殖、繁育、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继续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羊,让大家在龙年生活喜洋洋。”(本报记者 黄华通讯员刘天鹏)

  “没想到咱们的无人机在冬天农闲也能派上大用场!”2月5日,从作业现场回到办公室的汝州市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常务理事孙涛峰说。

  前段时间,汝州市普降大雪,给种植大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不及时清理积雪大棚可能面临被压塌的风险。得知此情况,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出动20多台无人机开展除雪作业,两天时间就喷洒除雪剂40多吨,面积3000余亩。

  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100多台(套),流转土地1600多亩,托管土地2万多亩,孙涛峰主要负责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飞防业务。

  孙涛峰今年35岁,2010年大学毕业后回乡与父亲共同创业,这一干就是14年。在孙涛峰的建议下,合作社业务逐渐从土地流转发展到土地托管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范围也从汝州市辐射到了宝丰、郏县、鲁山等县。孙涛峰说,一家一户耕种,生产成本高,实施土地托管后,合作社负责耕、种、管、收、售“一条龙”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

  产效率,还可以在优化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提高收益。“与土地流转相比,土地托管一亩地至少能多收入200元。”孙涛峰认为,土地托管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还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作为80后的新农人,孙涛峰对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十分关心,今年一号文件刚公布,他便进行了认真学习。“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我认为,只有种出最好的粮食,才能把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手中。”孙涛峰说。

  种好粮要有好农机。“如今无人机、智能化物联网装备等新农具已得到广泛应用,操作遥控器、点击鼠标就能水肥药全搞定。现代化的农机设施装备让农业生产省心又省力。”孙涛峰说,“我们计划引进智能设备、信息技术,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本报记者吴向辉实习生代方莹)

  带领家乡父老乡亲一起种好果子、打造濮阳果蔬地方品牌、建立中原地区阳光玫瑰葡萄集散包装中心。

  2月6日,走进濮阳县五星乡葡樱生态园,十多座大棚内的葡萄架下草莓郁郁葱葱,一个个飘着奶香的草莓泛着红亮的光泽,十分诱人。

  “我们培育的奶香味儿草莓,不仅吃着甜,而且养胃。像这种一级果,目前一斤可以卖到20元左右。”生态园总经理赵德平向记者介绍,葡萄套种草莓是最近才开始尝试的,从目前来看收益还不错。

  “葡萄大王”“生态园总经理”“中原果蔬联盟理事长”“省人大代表”……经过多年的悉心发展,赵德平身上拥有了一连串“标签”。

  1981年,赵德平出生于濮阳县郎中乡大赵占村。他从小喜欢农业,大学就读农业种植专业,曾师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崇怀。

  2021年年初,恰逢五星乡大力开展招引乡贤返乡创业工作,赵德平与乡党委书记段国鹏深入交流后,当即决定建设生态园。

  2021年年初,葡樱生态园开建;同年3月,生态园种植葡萄苗;2022年,生态园已实现正常挂果。赵德平自豪地说:“一般情况下,葡萄苗的结果时间在2至3年,我们利用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实现了‘一年种植、次年丰产盈利’,大大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如今的生态园,已从一期的118亩发展至四期的767亩,成为集优质特色果树品种选育扩繁、优质果品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产学研于一体的科技型创新企业。

  “一人富不算富。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利好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也有责任和义务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在赵德平的带领下,生态园年收益3800余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工人人均年纯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此外,依托中原果蔬联盟平台,赵德平还带动170多家合作伙伴8279亩合作园区种植葡萄等,为当地群众打造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链。

  如今的赵德平已是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并当选为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但他并不满足眼前的一切,他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带领家乡父老乡亲一起种好果子,打造濮阳果蔬地方品牌,建立中原地区阳光玫瑰葡萄集散包装中心。(本报记者段宝生通讯员赵少辉)

  新的一年,希望更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投身农村广阔天地,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连着两场不算小的雪让王偌飞有些担心,他急匆匆地来到位于临颍县王岗镇梁岗村的5G辣椒种植基地,一会儿蹲下擦擦温室大棚传感器,一会儿爬上棚顶看看结不结实,大冷的天,王偌飞不识闲儿,冒出了一脑门子汗。好在大棚并没受到太大影响,他这才松了口气。

  王偌飞是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从2020年年初开始,从技术男到新农人,短短4年,王偌飞身上就有了诸多标签:农村人、深圳创业大老板、搞互联网的、返乡85后新农人……但王偌飞还是喜欢别人喊他“那个种辣椒的”。

  老家在漯河的王偌飞,很早就知道一句话,“辣椒熟了,临颍红了”,临颍县的发展脉搏与辣椒产业紧密关联。但那时他在几千公里外的深圳,做着与辣椒产业八竿子打不着的电子企业,老家辣椒对他来说是个挺远的事儿。

  “干事创业要用己之长,依靠互联网做农业合适!”王偌飞思路清晰,干劲十足,他把深圳技术团队拉回老家,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将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土壤墒情监测、气象环境监测、病虫害智能化管理预警与防控等融为一体,实现了辣椒种植智慧化、信息化与自动化。

  如今,王偌飞的辣椒越种越好,越种越轻松。他们团队在全省一共有9个基地,流转土地面积超3万亩,线多个农民。“以前靠手感,现在靠传感。”王偌飞开玩笑说,种辣椒也得与时俱进。

  王偌飞很少谈及创业艰难,但毫不吝于对团队的夸奖:“平均年纪25岁左右的高学历年轻人,从城市来到临颍农村,埋下头、躬下身,真正下笨功夫做农业,有这样的新生力量,未来何愁没有希望?”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王偌飞憧憬着,“新的一年,希望更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投身农村广阔天地,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本报记者焦莫寒实习生赵杰)

  通过邀请专家团队指导提高张良姜亩产量,并兴建保鲜库项目,发展生姜深加工项目,建设电商直播中心,把张良姜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2月5日,在鲁山县张良镇闫洼村,圣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山县乡土拔尖人才”杜飞飞正和工人一起把张良姜装进礼盒,以供应节日市场。

  杜飞飞今年40多岁,以前在南方经商,事业有成。2015年他回乡创业,牵头成立了鲁山县圣农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扩大张良姜种植培养面积、振兴张良姜产业当作自己的返乡创业目标。

  圣农合作社从种植300亩张良姜起步,几年来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带动附近几个村也发展起了张良姜种植,近两年又扩展到了附近的马楼乡和磙子营乡、张官营镇。圣农合作社最初参股的15户农户每家分红最多时能达20万元。农忙时节,闫洼村及附近村的100多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每人年收入6000元~20000元。

  杜飞飞的创新思维和带富能力得到了闫洼村父老乡亲的高度认可,2020年他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成了该村乡村振兴的领头人。

  近年来,在鲁山县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圣农合作社陆续建成了几个能够储存1000吨鲜姜的大型地窖,增加了两套生姜清洗设备、一台生姜切片机和几台烘干设备,实现了生姜种植、储存保鲜、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模式。

  谈及龙年合作社的打算,杜飞飞兴奋地介绍了他的“小目标”。“合作社准备对接山东生姜主产区的专家团队,邀请他们前来指导如何进一步提升张良姜的亩产量。”杜飞飞说,“张良姜块头小,目前亩产平均只有6000斤左右,我们今后将不断引进生姜种植新技术,提高日常管理水平,争取达到亩增产1000斤的目标。”

  “目前,我们合作社已经争取了一个地上储存1000吨生姜的保鲜库项目,开春后就会兴建,这样就会大幅度的提升张良姜的入库率和出库率,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杜飞飞说,合作社最近还争取了一个生姜深加工项目,地址已经选好。等这个项目建成后,合作社的生姜可以制作成姜茶、姜糖茶以及提取生姜精油等,进一步提高张良姜的附加值。

  合作社还有个“小目标”是建设一个电商直播中心。“除了售卖张良姜外,还售卖我们张良镇的精品反季节蔬菜、农家玉米糁、沙地红薯等土特产,同时帮助销售兄弟乡镇的香菇、蓝莓、酥梨、血桃等农产品。”杜飞飞说。(本报记者 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

  “这棵是变形中透艺,去年才分盆养,艺色非常稳定!”2月8日,西峡县桑坪镇董成文的兰花大棚里,头顶上的暖风机“呼呼”地输送着暖气,一盆盆兰花生长旺盛、青翠欲滴,他正在向几位冒雪赶来的湖北兰商介绍自己的兰花品种。

  2016年,董成文和朋友下乡购买中药材时,看到一药农家里种的一棵兰草有两片叶子隐隐约约带有缟艺,就掏200元买了回来。谁知不到半年,这株兰草就长出了3棵亮晶晶的中透线万元,董成文尝到了甜头,在自家的屋顶上搭了个兰棚,开始种养兰花。

  种兰花是个技术活儿,董成文一边摸索一边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并多次到栾川县、桐柏县和湖北省随州市等地向养兰大户拜师学艺。“兰花娇贵,不浇水不行,水浇多了也不行。冬天要防冻,夏天要防暑,一年四季气候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董成文介绍说,养兰花活儿不重,但要不断学习。

  别人养兰,或从山上取回泥土,或从市场上买回专业质料。董成文为配制适合自家兰花生长的质料,查阅了大量资料,收集总结了几十家兰花种植户的经验,又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形成了独家配方。用他配制的质料养出来的兰花,苗壮,苗多,开花勤,花品端正,深受兰商欢迎。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董成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养兰的劲头更足了。去年,他投资12万元,在桑坪镇兰花产业园修建了一座占地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兰花大棚,四周装上了水帘,安装了通风降温、加湿加暖设备。现在他的兰棚里,兰花品种上百个,规模发展到1000多盆,他成了桑坪养兰的领军人物。

  富起来的董成文积极分享自己的种兰经验,在他和另外几位兰花种植大户的带动下,目前,桑坪镇拥有大型标准化种植大棚12座,兰花种植户发展到230多户,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兰花产品远销上海、福建、浙江等地。

  “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元没问题!今年我打算再引进一批新品种,力争发展到1500盆!”说到下步打算,董成文信心满满。(本报记者曹国宏 通讯员刘剑飞章东丽)

  每年进入腊月,镇平县侯集镇都会热闹起来,全国各地的客商蜂拥而至,购买锦鲤。“原来鱼按斤称,现在按个卖,借助网络直播,生意越来越红火。”2月7日,说起现在的买卖,长彦观赏鱼基地负责人李长彦笑得合不拢嘴。

  在侯集镇,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上百个碧绿色的“豆腐块”,微风吹过,碧波荡漾,鸟翔鱼跃。该镇现有观赏鱼养殖水面1万亩,年产观赏鱼5亿尾以上,产值超5.6亿元,有“中国金鱼之乡”的美誉。

  长彦观赏鱼基地位于侯集镇向寨村。向寨村是典型的平原农村,既不临海也不靠湖,却集中养殖了全国60%以上的锦鲤,每天都能看到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来这里运送锦鲤。向寨村村民通过发展锦鲤养殖,实现了从“土里刨食”到“水里淘金”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这里就开始养观赏鱼。起初,村民们养殖的都是本地金鱼,后来,随着不断引进优质锦鲤品种并积极培育本地特色杂交鱼,侯集镇的观赏鱼种类越来越多、市场越做越大。”对于侯集镇观赏鱼的发展史,李长彦门儿清。

  走近长彦观赏鱼基地的锦鲤养殖池,增氧泵鼓出阵阵水花,李长彦一把饵料撒下去,鱼群聚集抢食。李长彦说,要开发出色彩更多样、斑块形状更美观、价格更高的新品种,就必须在专业科研机构支持下,加快新品种培育速度,让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在侯集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李长彦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实:长彦观赏鱼基地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侯集镇政府三方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构建鱼基因研发合作项目,为锦鲤品类的一直更新提供科技支持;打造鱼文化博物馆,引进研学项目,吸引周边城市的中小学生开展“学习鱼知识,观赏锦鲤,吃农家饭”系列研学活动。

  与此同时,他还为周边村民提供锦鲤养殖、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让群众也借助锦鲤养殖增加收入,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随着向寨村锦鲤养殖名气慢慢的变大,“线上+线下”的模式让销量逐年攀升,平时就爱琢磨事的李长彦一直在思考新的发展思路:跳出锦鲤养殖去搞锦鲤养殖,让锦鲤产业更加壮大和健康地发展。(本报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谭亚廷)

  2月1日下午,西平县大雾弥漫,驱车行驶在广袤的乡间田野,一块块墨绿色的麦田在眼前闪过。汽车驶入人和乡仁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70岁的丁志发正和儿孙们一起擦拭着一台东方红牌大马力拖拉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奖”几个字十分耀眼。

  “这台拖拉机是家里的‘老伙计’了,平时没事我爱开着它去地头转一圈,有空就拾掇一下。”丁志发说,“马上过年了,孩子们商量着要去海南度假,出门前收拾利索,我才放心。”

  丁志发是2011年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表彰的300名种粮售粮大户之一。从2003年丁志发大规模承包土地搞小麦种子繁育算起,20多年来,他流转土地的规模从2100亩攀升到现在的6800亩。谈及今年的打算,丁志发说:“今年,俺就一个愿望,多给乡亲们提供好种子,让大家的地都能稳产增产。”

  “良种需要配良法,良法需要现代化农业机械做支撑。去年夏收,我们72小时收完6800亩小麦,靠的是现代化农业机械给咱们撑腰。”跟着父亲种了17年地的丁军华说,这两年,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他添置5台大马力拖拉机、5台大型播种机,还建起了3座烘干塔,推动粮食生产向“机器换人”转变。“前几天相中了两台大型播种机,争取过完年提回来;还准备买两架T60无人机,新型号的无人机不但能打农药,还能撒化肥哩。”丁军华说。

  丁志发的孙子丁科源大学学的是财会类专业,但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在爷爷和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开拖拉机、调试播种机、操作无人机、使用高精度电子天平秤……如今,他主要负责农药配比和“三夏”期间专业收割团队对接等工作。“种地得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学,前段时间农闲,父亲专门送我去上海学习科学管理种植,现在我们从种到收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接下来我想尝试发展智慧农业。”丁科源认真地说,“目前已经了解了一些智能化农业设施,但具体的管线铺设、操作流程等一些关键环节还没有弄明白,这也是我今年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报记者 黄华 通讯员刘天鹏)